电影《生死牛玉懦》观后感
4月14日,我委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电影《生死牛玉懦》。
牛玉孺,这个用他自己的话说的是喝着草原上的牛奶长大的蒙古汉子,有短暂的几十年的工作岗位上,以自己的行动,诠释了党员的职责,也诠释了党性。
“老牛,慢走”!这是《生死牛玉孺》里的一个镜头,看到这里,我的眼睛不知道已湿润了多少次了,看着银幕上的灵车缓缓前行,路边的群众流着泪送这位好书记,这种场面,叫谁也都会发出心里最深处的感触啊。
这部影片,集中地描写了这位人民的好书记生命的最后100天,他在与癌症和死神的搏斗中,实现对人民的承诺和宣言。生命垂危的他,四次提出回呼市工作,三次得以实现,最后一次提出后不久就去世了。在生死考验面前,牛玉孺坚定对党的信念,真正做到了“生命一分钟,敬业六十秒”。
牛玉孺,这位呼市的总规划者,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,通过不断的努力、不断的接触人民群众,以他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别人,一切工作从人民的角度出发,把百姓切身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。为人民谋利益,为地区谋发展,这才是我们党培养出来的真正优秀党员,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、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、中国官员的榜样!他以博大的胸怀、执着的信念、非凡的能力,关爱着百姓、光照着他人,怎能不获得人们的爱戴,而他匆匆离去,又怎能不让人悲痛不已。
他走了,但呼市在他的规划下,现已成了一座日新月异的新城,高层建起来了、大树栽起来了、居民小区绿化了、道路拓宽了、路灯亮起来了……。在呼市的人民心中,老牛没走,他一直站在呼市的最前沿,领着他们继续前行……。
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,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,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,这就是我们党的党性。牛玉孺同志在这点上把握得很好,不论是在生活中,还是工作中,处处都体现出了共产党人所应当具有的品质,能带动周围的人。
历史将永远留住牛玉孺精神,人民将永远记住牛玉孺事迹,因为,他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光辉符号。今天,向牛玉孺学习什么?我想,我们应该学的是他的那股牛劲,失去的东西不会再来,唯有精神可以重来 。